日期: 2022-09-19
立法院即將開議,預算與財政、國債問題又被翻上檯面檢視。於此同時,相信大家對通膨與物價狂漲十分有感。只是升斗小民苦於薪水追不上物價,受薪階級的生活越來越苦;政府卻是花人民的錢毫不手軟。我們更應該思考,實質薪資下滑全是通膨暴增惹的禍嗎?只怕問題根本還是低薪夢魘,台灣薪資成長太慢,導致薪資成長追不過物價飛漲吧!
所以對調控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一向自信滿滿、對經濟數據沾沾自喜的主計總處也不敢打包票,因為薪水不漲就是不漲,就只能靠拚命壓低通膨來避免問題擴大?政府如有心為民服務,與其老做些無效功、大內外宣或政治算計,還不如老老實實把資源放在提振經濟,幫台灣產業找到下一個核心產業與護國神山,才能跳脫低薪夢魘,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要知道,今年1到7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嚕,年減0.07%,也是6年來首見負成長。關鍵之一當然是薪水漲幅被通膨吃掉,薪水越來越薄。但只見政府憑空期待通膨降溫,官員安逸悠哉,一副聽天由命模樣,對物價飛漲根本束手無策!甚至無感!甚至用一些模擬兩可的數據與似是而非的觀點,安慰民眾、麻醉民眾。
但看看每一個人的國債鐘,也就是每一個國民背負國家的債務,今年五月份就高達了新台幣26.6萬元,這個數字還不可怕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民進黨政府竟然在這個時刻用「調漲基本工資」來魚目混珠!綠營高官們還真是不食人間煙火?竟不知道調漲基本工資就算些許幫助了受領基本工資的族群,但中產階級和大多數受薪族群,應該都不只拿基本薪資,祗要薪資超越基本工資,馬上面臨並實質感受到的因應基本薪資調整而掀起的物價波動潮。也就是說「非基本工資族群」祗要薪資沒有比例調整,其實際可使用薪資就等同下降。所以,調高基本薪資根本不是低薪的解藥!
我們更應該對全球政經的危機體制有所警覺。國際詭譎情勢,讓原本預估景氣成長上行的期待出現變數,加上國際通膨的壓力,恐怕物價持續上漲勢不可免,民眾實際消費能力受貶低,薪水被通膨吃掉,還要面對物價指數高漲後再也回不去的衝擊,對消費經濟恐怕將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也因為如此,今晚八點上線的「國政急診室」,我們特別邀請到前監察委員、前行政院副秘書長的陳慶財教授,與我們分享預算與財政議題,探討如何幫臺灣財政止血、因應國際情勢的通膨危機,替國家的財政政策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