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急診室 (22/10/31)


日期: 2022-10-31

今天「國政急診室」繼續與知名兩岸學者 趙春山 教授,對談中共二十大後情勢。其實一如趙教授分析,當中共往第二個「百年目標」走,臺灣問題不可能原地踏步,中共的目標會放在「同步前進、相向而行」。因此現狀不可避免地勢將改變。此外,針對中國大陸可能提出統一方案,美國基於其國家利益也其長期規劃。因此2024年不管誰當選,對此都不能沒有準備。這真是相當值得我們深思的觀察。

畢竟現在中美間衝突日漸擴大化,眼看貿易戰也將升級到科技戰,代表台灣能運作的彈性空間越來越小,偏偏看不到官員有任何因應,令人匪夷所思。因為一旦科技戰發動,雙方堅野壁清,台灣能承受喪失大陸市場後果嗎?還有辦法在窄縫中求生存嗎?政府不能凡事政治掛帥,一點都沒考慮產業命脈的全球性危機!

所以正如趙教授也提醒,相較於過往,臺灣輿論比較把注意集中在中共對臺政策會有什麼變化上,當前更需注意習近平是把對臺政策放在中國的發展、放在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看待。所以思考二十大之後的變局,要同時思考中共對台政策、中美關係與中共發展三個面向上。台灣可以在這三個方面找到機會,當然這三方面的變化也會帶給台灣很多的挑戰,必須特別留意。

此外,我今天應邀參與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公布一份國政網路民調,赫然發現,民眾不分藍綠,對兩岸關係都十分悲觀,滿分10分中,平均評價居然只給2.6分,已非常接近「極度悲觀」的評估。這凸顯民眾對於政府無力改善兩岸關係的無奈,經濟、兩岸前景都不樂觀,感受到兵凶戰危,憂心忡忡;卻又莫可奈何。

只希望政治人物必須有所節制,以兩岸和平為念,不要再因政治因素挑起意識形態的對抗。現在台灣社會不安的氣氛已非常濃厚,萬一造成兩岸關係更不穩定,甚至任何誤判、誤擊的意外發生,把兩岸帶向戰爭邊緣。後果都是不堪設想,也沒人負得起這個責任!更值得執政黨深思!



相關類別: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