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5-13
人稱「台灣後山」的花蓮,西鄰高聳的中央山脈;東鄰壯闊的太平洋,依山傍海,相較於經濟發展快速的西部地區,是許多人在忙碌生活之餘,想停下腳步休息、放鬆時的旅遊勝地。在這裡呼吸著新鮮空氣,徜徉於山明水秀間,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洗滌工作與生活的煩悶。除了欣賞優美的景色外,在旅遊的同時,當然也不能忽略當地文化、飲食的探索。
在好山好水的花蓮,蘊含著豐富的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而原住民飲食也是頗具特色的一環,其中「竹筒飯」更是為眾人所知的一道特別料理。竹筒飯顧名思義是「米」與「竹子」的結合,將新鮮竹子依竹節切下一小段,從有開口之一端將白米盛入並倒入適量的水,再將開口端加以密封後,至於炭火堆炊烤即可完成,非常簡單且便利。竹筒飯的由來,乃是由於早期台灣原住民族,主要生計之一為上山打獵,因在山林中食物補給較不容易,進而衍生出了此種便於攜帶且易於存放的料理,供獵人們狩獵之虞,能方便食用補充體力。
經過烹煮之竹筒飯,竹子淡淡的清香豐富了白米飯的濃醇,為平凡增添一抹青彩,那樣樸實而無華的口感,就像家永遠是妳堅實的後盾般,溫暖而踏實。另外,竹筒內的竹膜會包裹著米飯,使冷卻後的米飯能輕鬆的從竹筒上整條取下,非常適合於野外中食用,如此美味又方便的料理,值得細細品嘗。
出門旅遊絕對少不了帶著伴手禮回家與親朋好友一同分享各地的名產、美食,而「麻糬」是遊客到花蓮絕對不能不吃的一項名產,Q彈有嚼勁的口感,紮實的餡料,小小一顆使許多人為之瘋狂,而隨著近年來觀光產業的發達,社會迅速的發展,許多結合在地傳統食材與創新的創意料理也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
其中有商家將兩項代表著花蓮的特色食物「竹筒飯」與「麻糬」加以融合,創造出了「御竹糕」這項創意小點,利用竹筒飯的概念,將麻糬取代白米至於竹筒中,創造出新風味,甚至於放入不同口味的麻糬,如紅豆、芝麻或花生等,使口感更上一層樓,成為一項誘人的甜品小食,而經過改良的御竹糕,與以往傳統的竹筒飯不同,需要冷凍,冰涼軟Q,成為了別具風味的新選擇。
現代人的飲食,透過科技的發達,生活型態得轉變,即使是來自地球另一端的國家傳統食物,也能輕易取得,不論是搭乘飛機直奔當地旅遊一併品嘗,抑或是在台灣的異國料理餐廳皆能滿足味蕾,接受各式料理,如法國料理、西班牙料理、韓國料理等,琳瑯滿目,在如此多元的飲食文化下,人類在每日生活所需的食物上靈感激盪,擷取並融合創造出各式新興創意料理,儼然成為新趨勢,值得品嘗玩味。
貼文者:b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