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8-07-02
第三次經濟圓桌會議結論-尹啟銘博士
一、企業會依據本身競爭力訂定對自己最有利的薪資水準,臺灣長期實質薪資成長停滯,政府應從改善產業發展環境著手,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附加價值,自基本面引導企業調整薪資成長。
二、非經常性薪資占實質薪資比重上升,部分原因是政府將退休金、勞健保等社會福利費用由企業分攤,且與經常性薪資掛勾,增加企業負擔,影響企業提高經常性薪資意願,改採以增加非經常性薪資為員工加薪,甚至增加進用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政府應從政策面檢討企業稅、費負擔的結構,提供企業提高經常性薪資的誘因。
三、產業外移並缺乏新興產業造成產業空洞化,新設企業平均規模復逐步縮小,是薪資停滯主要原因,政府當前要務應是改善投資環境,創造投資機會,促進投資。
四、服務業占GDP比重達63%,對GDP成長之貢獻率卻僅49%,量、體不對等,主要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缺少高附加價值產業,是服務業薪資難以成長主因,因此在政策上應積極調整服務業產業結構,發展現代服務業。
五、目前企業找不到所要的人才,求職者則找不到適當的工作,人力供需失調,根本之道在調整教育和技職體系,使壯有所用,提升產業競爭力,進而帶動薪資成長。
照片連結:
https://photos.app.goo.gl/qyMvZ1oRio4mFtVU8
財團法人時雨文教基金會圖書室
活動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09號2樓之1
引言人:王健全博士
"台灣薪資問題"簡報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AR7OyT6PZ6BiSnQKQ9gR2y0s019FWmq/view?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