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8-07
第十九次經濟圓桌會議結論
一、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衝擊,美國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跌幅創歷史新高, 主要是因消費者支出重挫,間接促使全球外需減弱;另方面金融面尤其是股市表現和實體經濟脫鉤,未能反映實質經濟狀況,台灣亦有類似情形並受其 股市影響。美國和台灣經濟聯結度甚高,對美國經濟動態應予密切觀察,適時採取因應措施。
二、自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並未減緩其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衝突,甚至加強對大陸主要企業的制裁措施,影響我方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及兩岸經貿往來,我政府和產業界均須予以重視並有長期因應的準備。
三、今年1-7月台灣貨品貿易順差為23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0.7億美元;其中對大陸和香港順差高達443.1億美元,增加50.4億美元,是台灣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也是帶動經濟成長重要力量。因此在美中衝突對立中,台灣必須慎持立場,不宜一面倒向任一方。
四、新南向18國政策是目前政府推動的主要政策,但該18國占台灣出口比重從2017年的21.3%一路下滑至去年的19.2%,今年1-7月再下滑至18.0%;同時我與新南向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工作一籌莫展,顯示新南向政策未有產生實質效益。目前在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帶動下,全球在大陸的供應鏈雖有鬆動往東協國家移動趨勢,在無FTA及相關有效政策助力下,對台商重新布局會有不利影響,政府應予以積極因應。
照片連結:
https://photos.app.goo.gl/RWhGZmE7b92pXyA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