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岸貿易情勢與疫情對在陸台商經營影響分析


日期: 2020-09-04

第二十次經濟圓桌會議結論

一、台商對大陸投資一向以製造業為主,在大陸台商又以出口為導向,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中及全球貿易,直接衝擊在大陸台商,連帶影響台灣企業和台灣經濟。迄目前為止,美中對立和疫情尚未有舒緩情事,產業 界仍需審慎以對。

二、因疫情需求及大陸復工較早,帶動台灣IC及資通信產品出口暢旺,其他傳統產業則受重大衝擊,政府在採取紓困及振興措施時應針對產業別不同情況研擬差別化的有效方案。

三、依據調查:企業規模愈大,承受風險的能力越強;廠商海外據點越多,承擔風險更多;愈以大陸內需市場為取向,承受風險愈小;復工愈早,企業承受風險越低。反映出目前企業主要受全球疫情影響,以及大陸復工較早帶來 台灣出口在全球外需不振下仍表現亮麗的主因。此外,中小企業相對大型企 業承受風險能力較低,政府在採取振興方案時也必須針對企業規模有不同因應措施。

四、疫情期間企業界主要遭逢供應鏈斷鏈、資金短缺、市場需求萎縮三大風險 ,政府紓困及振興方案應針對此三大重點提出有效解決措施。例如台商目前得利於大陸內需市場,政府對企業界往來兩岸、兩岸經貿交流等宜有相對應的管制放寬措施。

五、供應鏈鬆動是當前產業界關心的課題,但未來供應鏈如何發展仍處於不明朗狀態,政府應協助產業界做好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工作,協助企業供應鏈多元化發展。

六、未來台灣對外貿易仍面臨多項挑戰,包括國際疫情控制、大陸經濟表現、大陸紅色供應鏈成長等,產業界和政府都必須戒慎恐懼妥為因應。

照片連結:
https://photos.app.goo.gl/t8dWe3Xe33ksfNTWA



相關類別: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