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492
  • 法律412
  • 國防0
  • 科技5
  • 兩岸5
  • 國際10
  • 財經28
  • 教育5
  • 文化9
  • 花絮12
  • 評論6

閱讀


可否將購買的藝術品,印製成賀卡送人?

近年來,自製卡片風行,如果把他人創作之藝術品印製成賀卡送人,是否會構成侵害著作權? 按,著作權法第3條及第5條之規定:美術、攝影、圖形均為「著作」;而該…
法律

高雄氣爆受損車輛,車主如何減免「牌照稅」或「汽車燃料使用費」?

關於高雄氣爆損害之稅捐減免,中央政府除已提供「所得稅」減免(請參本臉書8月4日內容),「房屋稅」減免(請參本臉書8月6日內容)外,受損車輛亦有減免之規範如下:…
法律

出售持有2年內僅有父母戶籍登記之自用住宅,是否須報繳「奢侈稅」?

為了健全房市發展,抑制短線交易炒作房價,民國100年制定了《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該條例第2條第1項第1款明定,對於銷售「持有期間在二年以內之房屋及其坐落基…
法律

學生遭退學處分之救濟途徑?

一般人常誤認:學校為維護校譽得將嚴重犯錯的學生退學,學生不得異議。實則不然。 按依司法院釋字382號解釋:「對學生所為『退學』或類此之處分行為,足以改變…
法律

「吸食」大麻,構成何種犯罪?

「大麻」為一種中樞神經迷幻劑,吸食後會產生心跳加快、妄想、幻覺、口乾、眼睛發紅等現象。長期施用會導致記憶、學習及認知能力減退、體重增加、免疫力降低、不孕症、精…
法律

持有毒品,構成何種犯罪?

為防止毒品氾濫,危害國人健康及社會治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1項明定:「『毒品』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
法律

繼承「債權」,而其債務人卻無財產可予執行時,繼承人是否仍應繳納「遺產稅」?

遺產繼承須繳納「遺產稅」。但是,繼承之遺產如是「債權」時,繼承人既未取得實現之利益(僅有法律上之權利),而基於債務人又無財產可供執行時,該「債權」是否仍應計入…
法律

施打毒品者之「觀察、勒戒」、「強制戒治」及「判刑」

本於大法官釋字第544號解釋:「施用毒品…為自傷行為,輕則個人沈淪、家庭破毀,失去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成為家庭或社會之負擔;重則可能與其他犯罪行為相結合,滋生…
法律

「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與「緩刑」之差異

檢察官知有犯罪嫌疑,應即依法調查,法有明文;而當其偵查所得之證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時,亦應即提起公訴(詳參《刑事訴訟法》第228條及第251條)。 …
法律

【法律小百科—刑事篇】遭羈押後,如經法院判決無罪,可否請求冤獄賠償?

「羈押」是檢方偵辦重大犯罪,於犯罪嫌疑人有逃亡之虞時,採取的辦案手段之一。但是,遭羈押之被告如經獲判無罪確定,可否請求國家賠償? 按,《刑事補償法》第1…
法律

民眾對於電力公司無預警停電所受之損害,可否請求國家賠償?

坊間常誤認: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電)乃「國營」事業,其因台電無預警停電所受之損害(例如:冷凍庫的貨物因停電而腐壞),應由國家負擔損害賠償責任。實則,台…
法律

【法律小百科—生活篇】愛車遭他人撞擊損毀,可否請求賠償同型號全新車輛?

一般民眾均知,被害人得請求車禍肇事者修復、賠償車損及其他損失。但是,如果民眾不願接受修復車損時,可否要求肇事者賠償全新的同型號車輛? 於民法第216條第…
法律

【法律小百科—爭訟篇】 出庭作證,因記憶模糊致證言有誤,是否構成「偽證罪」?

當民眾被傳喚出庭作證時,常被要求「具結」;而所謂「具結」則指證人保證其據實陳述及絕無隱匿(或虛偽)情事(詳參《刑事訴訟法》第189條)。 又,因刑法第1…
法律

【法律小百科—生活篇】藏匿或協助逃匿犯罪之親人,是否有犯罪?

藏匿人犯或協助罪犯逃亡,均為法所不許。故依《刑法》第164條規定:「藏匿犯人或依法逮捕拘禁之逃脫人或使之隱避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
法律

違法吸金之刑責?

日前報載犯罪集團以「互助聯誼會」名義,吸收2萬會員、違法吸金19億元。其手法為:成立「互助會」並鼓勵新人入會,以收取入會會費及服務費等;再透過每月抽籤決定得標…
法律

偵查中可否「認罪協商」?

犯罪不斷增加,司法資源有限,為了迅速終結刑事案件,減少法院負荷。刑事訴訟法設有「認罪協商」制度(包括:偵查中之認罪協商及審判中之認罪)。 一般俗稱之「偵…
法律

【法律小百科—刑事篇】審判中之「協商程序」

鑑於司法資源有限,為減輕法院負擔,民國93年4月刑事訴訟法增訂了審判中之「協商程序」。 所謂「審判中之協商」係指: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如被告所犯之罪「非重…
法律

收到「支付命令」的應注意事項,免得背債

「支付命令」是民事訴訟法中,為使債權人可快速實現債權而設計的一種督促手段。民事訴訟法第508條第1項:「債權人之請求,以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一定數…
法律

「良民證」與「刑案紀錄」有何不同?

一般民眾不慎涉案時,常擔心是否會有「前科」或因而無法取得「良民證」? 實則,國人求職(例如:金融業或保全業等)或移民時,常被要求提供「良民證」,以為其可…
法律

酒後肇事可否免責?

平日常見酒醉肇事之報導及肇事者以不復記憶為由,意圖卸責之情。究竟酒後意識不清,其肇事可否免責? 《刑法》第19條第1項明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
法律

偷竊家人財物是否違法?

媒體常有因缺錢而將歪腦筋動到家人身上之報導,如果家人不欲追究,是否仍屬非法呢? 依照《刑法》第320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
法律

「虛擬貨幣」儲值之合法性?

日前報載知名遊戲公司,因涉嫌「虛擬貨幣」儲值及相關交易(例如:兌換現金等)而遭查獲起訴,究竟「虛擬貨幣」之儲值與交易是否合法? 依據《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
法律

侵入他人電腦或帳號並散佈相關資訊之刑責?

媒體之前報導國際明星因雲端資訊遭駭客入侵、私密照片外流致人人恐慌。日常生活上,亦常見電腦或網路帳號遭他人入侵致照片或資料外流等情事。該入侵者或電腦資料盜用者之…
法律

裝設針孔攝影或竊聽之違法性?

日常生活常見夫妻因感情失和而「竊聽」或「跟監」配偶之報導。究竟此類行為之刑責如何? 由於台灣現行法下,夫妻間互負貞操義務,配偶之一方如僅在家中或共同生活…
法律

【法律小百科—家庭篇】可否以曾遭家暴為由拒絕履行扶養義務?

現今社會家暴案件層出不窮,甚至在制定了《家庭暴力防治法》等相關法規後,家暴案件依舊,而家暴受害者仍為了家庭和諧默默忍受。但是,好不容易度過了家暴的日子,卻被施…
法律

營業秘密是否以研發、技術資訊為限?

臺灣近年常見科技公司高階經理人跳槽他公司,引發洩漏研發成果等營業秘密糾紛。公司之研發成果與專業技術直接影響公司之營業競爭力,而受營業秘密法保障,各界對此亦較無…
法律

電子支付發展管理條例三讀通過!

「電子商務」透過網際網路及電子平台之媒合,打破國境及空間的限制,讓當事人得以迅速完成交易,成為未來交易的重要管道。 為強化「電子商務」之效能,國際間逐步…
法律

《家庭暴力防治法》三讀通過!

一直以來,臺灣因為家庭暴力導致的被害人死傷或年幼者心靈創傷的事件一再躍上新聞版面。由於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不僅具有隱密性,且因施暴者與被害人在感情、經…
法律

房東換人,新房東可否要求房客搬走?

日常生活常見租約尚未到期而房東將房屋轉賣第三人的情形,但是新的屋主可否要求仍住在該房屋內的房客搬走呢? 依民法第425條第1項之規定:「出租人於租賃物交…
法律

警察臨檢時可以拒絕酒測嗎?

酒後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頻傳,為了嚇阻酒駕,近年來已多次修正刑法第185條之3的「醉態駕駛罪」,期以加重酒駕刑責遏止之。 由於酒駕除有兩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