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539
  • 法律459
  • 國防0
  • 科技5
  • 兩岸5
  • 國際10
  • 財經28
  • 教育5
  • 文化9
  • 花絮12
  • 評論6

閱讀


贈與物未移轉前,可否撤銷贈與契約?

日前曾發生獨居老翁因感念一位男子長年陪伴照顧,而與其簽訂土地贈與契約,並經公證。惟老翁在土地未移轉前死亡,而繼承人拒絕承認該贈與契約,甚至欲撤銷贈與契約。 …
法律

簽收不明包裹,是否即代表有意購買之?

臺灣詐騙問題嚴重,近日網路盛傳:詐騙集團將包裹寄至民眾家中,倘民眾不明究理簽收後,其便以「簽收視同購買」為由要求民眾付款。事實上,簽收包裹與簽訂買賣契約乃屬二…
法律

登入他人電子信箱偷看郵件,是否觸犯「妨害書信秘密罪」?

現代人使用電子信件的頻率已較普通書信為高,而刑法第315條「妨害書信秘密罪」規定:「無故開拆或隱匿他人之封緘信函、文書或圖畫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無故以…
法律

過年在家小賭,是否構成犯罪?

民眾過年放假在家,因親友難得相聚,常會在家小賭、交流感情。惟鑑於刑法訂有「賭博罪」之條文,故在家小賭是否觸法,民眾或有疑慮。 事實上,關於賭博罪,刑法第…
法律

在大樓樓梯轉角堆放雜物,會受到什麼處罰?

現代都會區大樓與公寓林立,由於人口居住密集,故需於平時保持通道暢通,以預防火災、地震等災害發生時,因通道堵塞而影響逃生。如隨意在樓梯間堆放雜物,恐有行政及刑事…
法律

「陳情」跟「訴願」有什麼不一樣?

一般民眾可能不甚理解「陳情」與「訴願」兩者之間的不同,甚至認為此二者均是向行政主管機關表達自己權益受害之方式。事實上,兩者的法律效果不同,宜仔細區辨。 …
法律

將車停在原為白線之紅線區,可否主張「信賴保護」?

路邊停車位之設置,係由地方政府考量當地的交通狀況及停車需求而劃設,故偶有一地原設定為可停車之白線區,但因日後交通需求變更而改劃為紅線區之情。惟民眾將車停在本為…
法律

人一生可以改名幾次?

台灣人民常因各種因素改名。但是姓名乃是確認人別之重要依據,若改名過於頻繁,恐造成人別辨識困難以及行政事務之困擾。 依《姓名條例》第9條第1項之規定,得申…
法律

去球場看棒球時,小心界外球!

到球場看球,替球員加油,為國人夏日重要休閒活動之一。但是看棒球時,要小心不要被界外球打到。受傷了,球迷可能要自負責任! 曾有球迷購票進場觀看中華職棒大聯…
法律

在國家考試作弊,是否有刑責?

暑假是國家考試旺季,許多民眾經年準備,就是為了通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或擔任公務員。但是,如有作弊情事,則依法(例如:「公務人員考試法」第22條及「專門職業及技…
法律

父母可否放任孩子於家中獨處?

現在時序進入夏天,已是孩童放暑假之季節。當孩子放假在家,而父母需要外出辦事或購物,可否將孩子暫留家中?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之規定…
法律

擅自使用他人閒置土地是否觸法?

日常生活中偶有民眾利用他人閒置土地種植作物之情。但是,隨意利用他人土地,恐有觸法之虞。 依《刑法》第320條第2項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
法律

開車上路是否一定要帶行照

102年4月16日立法院修正前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4條第2項第2款規定:「汽車行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
法律

攜帶自用藥品通關切勿超量,以免違法!

重視保健的國人,出國旅遊經常攜帶保健用品或藥品回國。但是藥品跟菸酒一樣是有數量限制的,特別是藥品之輸入及通關。 舉例而言,《藥事法》第22條規定,未經核…
法律

配偶婚前與他人育有子女,該子女於婚後是否當然與自己成立親子關係?

在民間的倫理習慣中,如果結婚的對象已有小孩,則該子女在雙方結婚後,亦須稱親生父母之配偶為父母。但是,在法律上是否如此? 在民法上,父母分為「血緣關係」(…
法律

攜帶愛犬外出時,請記得處理排泄物

帶著愛犬散步時,別忘了攜帶清理排泄物的道具,當您親愛的狗狗排泄時,也記得要清理乾淨,以免受罰。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1條第1項第6款之規定:「家畜或家…
法律

妨礙他人行動之法律責任?

日常生活發生糾紛在所難免,但是如果以推擠、設障或其他方法,阻礙他人行動,則可能構成犯罪! 《刑法》第304條第1項規定:「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
法律

爸媽失業了,繳不出學費要怎麼辦?

為了擴大協助失業勞工,以減輕其子女就學負擔,並保障其子女之受教權利,依民國109年3月4日修正發布之「勞動部辦理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實施要點」(下稱:「實施要…
法律

飼養寵物請愛它到最後,不要任意棄養

當我們去寵物店看到動物而購回飼養後,請勿任意棄養或放生。 依據《動物保護法》第5條第3項規定,「飼主飼養之動物,除得送交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
法律

「送達通知書」不領的後果?

當在家中信箱或家門口發現粉紅色的「郵務送達通知書」時,究竟該不該跑一趟指定地點領取呢?尤其,當通知書上指明「到警察機關領取訴訟文書或到郵局領取行政文書、行政訴…
法律

隨興在頂樓烤肉合法嗎?

台灣地窄人稠,綠野空地難覓!隨著頂樓綠化,民眾也時興在頂樓烤肉賞月或聚會。 祇是,「頂樓」屬於大樓之公用場所,而大樓管理委員會為避免破壞管線,多禁止在頂…
法律

法令更新訊息

1.廢止(審查大陸地區人民申請來台從事觀光活動退件及不予許可撤銷或廢止許可處理原則) 2.勞動部預告(最低工資法-草案)及行政規則 3.預告法規草案 …
法律

莒光日-建築探源

台灣是中國的縮影,中國近代歷史淵淵走向興迭起承,第一線的接觸角色便在這美麗的蕞爾小島,從斗栱出簷窺見閩粵建築的模式,從燕尾上翹得知主人翁的功名,從青石板、雕師…
文化

台灣宗教信仰探源

紛擾紅塵、熙攘行路,何處尋一方可以棲息心靈的定靜安慮?   匆促行腳,汲汲名利,何時勘破浮生都是黃粱一夢的愛嗔怨喜?   思緒千般,情節萬縷,核能依身無掛…
文化

電影【蘆葦之歌】觀後感 -正視戰爭傷痕 弭平歷史裂痕

第二次世界大戰自1945年結束以來,迄今已過70年,然亞洲各國因戰爭而遭受欺壓及迫害的歷史傷痕猶在。日本既為侵略國,理應為二次大戰期間侵略亞洲各國正式道歉並致…
文化

新社花海 繽紛連年

「新社花海」今年已邁向第十個年頭,目前已是國人每年最期待的活動之一,更讓新社成為了台中重要的觀光景點。 「新社花海」源自於2003年,位於台中新社的農業委員…
文化

政治力退出 孩子回家吧!

為了讓孩子們回家,也希望政治力退出。依據本日朝野協商結論,建議教育部另依去(103)年8月1日生效實施之《高級中等教育法》第43條規定,使現行課綱與其爭議,得…
教育

保障兒少年身心 準性交罪不宜廢

日前有人提出「廢除刑法第227條」(即:「與幼年男女性交及猥褻罪」)之訴求,引發社會各界激辯。 為保障「性自主」,《刑法》禁止行為人以「強暴」、「脅迫」…
教育

少子高教危機 廣納海外學子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民進黨執政期間未考量台灣「少子化」現象却仍力推「一縣一大學」政策,導致大學院校數自2000年的127所一路攀升至2007年的149所。…
教育

包容開放 同中存異

上週五(11/13)晚間,法國巴黎不幸發生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連環恐怖攻擊事件,恐怖分子在公共場所引爆炸彈、掃射民眾,奪走一百多條無辜性命。國際社會除對殘忍行徑大…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