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524
  • 法律444
  • 國防0
  • 科技5
  • 兩岸5
  • 國際10
  • 財經28
  • 教育5
  • 文化9
  • 花絮12
  • 評論6

閱讀


無營業駕照之計程車司機撞傷他人時,是否構成「業務過失傷害罪」?

立法院於去(108)年5月10日修正通過《刑法》第284條規定,刪除原(第284條)條文第2項「業務過失傷害罪」之處罰規定,並將「過失傷害罪」的法定刑從「6個…
法律

侵入住宅或建築物是否構成犯罪?

最近媒體上常出現「侵入住宅罪」乙詞,因此民眾對於侵入他人「住宅」構成犯罪較不陌生。但是,刑法上的「侵入住宅罪」並不以侵入他人住宅為限。 依《刑法》第30…
法律

婚紗公司未經新人同意,以新人之婚紗照作為攬客範本,新人可否請求撤下?

台灣婚紗公司普及,許多人結婚前均會去找婚紗公司拍攝照片,以供日後留念。惟如果新人遇到婚紗公司未經同意,便使用其婚紗照攬客,並主張其對該照片有著作權時,新人可否…
法律

唆使未滿18歲的女友離家與己同居,是否犯罪?

報章雜誌上常見未成年男女蹺家與男女朋友同居之新聞,相關行為看似僅為青少年之家庭問題,但實際上,與該青少男女同居之友人恐有刑責問題。 《刑法》第240條第…
法律

見他人家門口堆疊之廢棄物,可否逕自取走變賣?

回收資源垃圾變賣,換取微薄收益,是許多民眾賺取外快、生活費的主要管道。一般民眾常會將家中的資源垃圾暫時堆疊在家門口,因此常有資源回收者看到,便逕認為主人已拋棄…
法律

證件遭他人以「代理」名義申辦手機者,被代理人是否應負繳納手機費用之責任?

近來常發生不肖人士持他人證件,謊稱受他人委託,而代理他人申辦手機,但在取得手機後即不見蹤影。此時遭冒用證件者乃是「名義上」之申辦人,其是否有義務繳納該手機之相…
法律

民眾於颱風天登山、下海遇難,應否受罰?

每到颱風季,電視中常出現民眾於颱風天冒險登山、下海嬉戲而遇難,需要消防隊前往救援之新聞畫面。如果民眾於颱風天不顧自身安危,違法闖入山區、海洋,而須救難隊前往搶…
法律

大樓相鄰住戶管線修繕費用由誰負擔?

公寓大廈是現代都市人的主要居住型態,由於公寓大廈裡民眾居住密集,且共用同一樓地板或牆面。如果共用樓牆管線發生滲水等問題,極可能引發糾紛。 為此,依《公寓…
法律

酒後騎電動腳踏車或電動自行車算不算酒駕?

最近國內因為酒駕肇事問題叢生,民眾也越來越注意酒駕的問題。民眾或許會認為,坊間目前盛行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或稱電動腳踏車,以油、電作為輔助動力的腳踏車)或電動自…
法律

登報斷絕親子關係之效力?

父母與其親生子女之關係為自然血親,因該關係而延伸許多權利義務,例如扶養、繼承等。依《民法》第1077條之規定,唯一能讓自然血親關係停止者,僅有讓親生子女由他人…
法律

法律如何保障懷孕職業婦女的工作權益呢?

面臨少子化的危機,政府致力於營造一個優質的生育環境以鼓勵國人孕育優秀的下一代。勞動基準法中針對懷孕職業婦女的身心健康及基本工作權益,亦提供了特別的保障。 …
法律

法律上的「成年」到底怎麼算?是18歲還是20歲?

成年是很多青少年引頸期盼到來的一天,很多人會搞不清楚,有人說18歲就已經是成年人了,有的人卻說應該是20歲才是。會如此眾說紛紜,其實是因為台灣過去民法及刑法規…
法律

看到收購存摺之廣告,而將不使用之帳戶售予他人,是否違法?

近年民間偶爾可見到徵求個人存摺帳戶之廣告,這些因而出售之個人存摺帳戶,往往被詐騙集團利用作為收取詐騙款項及提領現金的帳戶使用,藉以製造金流斷點,以逃避警方的追…
法律

「監護人」與「法定代理人」有什麼不同?

中、小學給學生填寫的文件中,往往會要求學生一併填上老師應聯繫的家長姓名,並以「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稱之。故對於多數人而言,「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均係指…
法律

夜店「撿屍」該當何罪?

最近盛傳有部份男性民眾夜半會在夜店、Pub徘徊,見有落單女子醉酒無意識者,便假意送之回家,或帶至旅館休憩,藉機性侵得逞。對此行為,媒體多以「撿屍」稱之。 …
法律

贈與物未移轉前,可否撤銷贈與契約?

日前曾發生獨居老翁因感念一位男子長年陪伴照顧,而與其簽訂土地贈與契約,並經公證。惟老翁在土地未移轉前死亡,而繼承人拒絕承認該贈與契約,甚至欲撤銷贈與契約。 …
法律

簽收不明包裹,是否即代表有意購買之?

臺灣詐騙問題嚴重,近日網路盛傳:詐騙集團將包裹寄至民眾家中,倘民眾不明究理簽收後,其便以「簽收視同購買」為由要求民眾付款。事實上,簽收包裹與簽訂買賣契約乃屬二…
法律

登入他人電子信箱偷看郵件,是否觸犯「妨害書信秘密罪」?

現代人使用電子信件的頻率已較普通書信為高,而刑法第315條「妨害書信秘密罪」規定:「無故開拆或隱匿他人之封緘信函、文書或圖畫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無故以…
法律

過年在家小賭,是否構成犯罪?

民眾過年放假在家,因親友難得相聚,常會在家小賭、交流感情。惟鑑於刑法訂有「賭博罪」之條文,故在家小賭是否觸法,民眾或有疑慮。 事實上,關於賭博罪,刑法第…
法律

在大樓樓梯轉角堆放雜物,會受到什麼處罰?

現代都會區大樓與公寓林立,由於人口居住密集,故需於平時保持通道暢通,以預防火災、地震等災害發生時,因通道堵塞而影響逃生。如隨意在樓梯間堆放雜物,恐有行政及刑事…
法律

「陳情」跟「訴願」有什麼不一樣?

一般民眾可能不甚理解「陳情」與「訴願」兩者之間的不同,甚至認為此二者均是向行政主管機關表達自己權益受害之方式。事實上,兩者的法律效果不同,宜仔細區辨。 …
法律

將車停在原為白線之紅線區,可否主張「信賴保護」?

路邊停車位之設置,係由地方政府考量當地的交通狀況及停車需求而劃設,故偶有一地原設定為可停車之白線區,但因日後交通需求變更而改劃為紅線區之情。惟民眾將車停在本為…
法律

人一生可以改名幾次?

台灣人民常因各種因素改名。但是姓名乃是確認人別之重要依據,若改名過於頻繁,恐造成人別辨識困難以及行政事務之困擾。 依《姓名條例》第9條第1項之規定,得申…
法律

去球場看棒球時,小心界外球!

到球場看球,替球員加油,為國人夏日重要休閒活動之一。但是看棒球時,要小心不要被界外球打到。受傷了,球迷可能要自負責任! 曾有球迷購票進場觀看中華職棒大聯…
法律

在國家考試作弊,是否有刑責?

暑假是國家考試旺季,許多民眾經年準備,就是為了通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或擔任公務員。但是,如有作弊情事,則依法(例如:「公務人員考試法」第22條及「專門職業及技…
法律

父母可否放任孩子於家中獨處?

現在時序進入夏天,已是孩童放暑假之季節。當孩子放假在家,而父母需要外出辦事或購物,可否將孩子暫留家中?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之規定…
法律

擅自使用他人閒置土地是否觸法?

日常生活中偶有民眾利用他人閒置土地種植作物之情。但是,隨意利用他人土地,恐有觸法之虞。 依《刑法》第320條第2項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
法律

開車上路是否一定要帶行照

102年4月16日立法院修正前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4條第2項第2款規定:「汽車行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
法律

攜帶自用藥品通關切勿超量,以免違法!

重視保健的國人,出國旅遊經常攜帶保健用品或藥品回國。但是藥品跟菸酒一樣是有數量限制的,特別是藥品之輸入及通關。 舉例而言,《藥事法》第22條規定,未經核…
法律

配偶婚前與他人育有子女,該子女於婚後是否當然與自己成立親子關係?

在民間的倫理習慣中,如果結婚的對象已有小孩,則該子女在雙方結婚後,亦須稱親生父母之配偶為父母。但是,在法律上是否如此? 在民法上,父母分為「血緣關係」(…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