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婚前與他人育有子女,該子女於婚後是否當然與自己成立親子關係? 在民間的倫理習慣中,如果結婚的對象已有小孩,則該子女在雙方結婚後,亦須稱親生父母之配偶為父母。但是,在法律上是否如此? 在民法上,父母分為「血緣關係」(… 法律
電影【蘆葦之歌】觀後感 -正視戰爭傷痕 弭平歷史裂痕 第二次世界大戰自1945年結束以來,迄今已過70年,然亞洲各國因戰爭而遭受欺壓及迫害的歷史傷痕猶在。日本既為侵略國,理應為二次大戰期間侵略亞洲各國正式道歉並致… 文化
在街上常見到填寫資料便贈送小禮物的攤位,填寫資料後是否即代表攤位可自由使用個資,而當事人完全無法干涉? 尊重人對自己的個資的掌控權利是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的核心精神。因此,《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明確表示:個人請求他人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自己之個資,或請求刪除之權… 法律
DVD出租店多會要求承租人提供身份證影本及年籍資料,承租人可否以保護個資為由拒絕? 在民眾訂定租賃契約的時候,出租人為確認承租人的身分,要求提供個人資料以供確認,乃是為締約目的而蒐集個資,而為法律所允許。而另一方面,承租人基於對自身個資的保護… 法律
不再向DVD店租片,可否請求店家刪除個資? 租書店蒐集承租人的個資的目的是為了確認承租人的身分,並保障自身出租物的財產安全。如果民眾已經不再租書,則出租人蒐集個資的目的已經消失,民眾當然可以向租書店請求… 法律
遇警察路邊攔車臨檢並詢問行動電話號碼,可否拒絕提供? 行動電話號碼屬於個人的聯絡方式,乃《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第2條第1款定義之個人資料。警察臨檢盤查個人資料時,其目的為查證身分,依《警察職權行使法… 法律
如發現個資因為往來的營業機構疏失而外洩,遭不法利用申辦信用卡,應向誰求償? 營業機構蒐集個人資料,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第27條第1項規定,即負有採行適當安全措施防止外洩的義務。 如因營業機構疏失,導致個資外洩,… 法律
民眾可否請求電話推銷者不要再打電話騷擾? 現在企業或個人利用電話或網路行銷商品、服務之情形層出不窮,過去在無明文規範之情況下,民眾對於行銷來電或來信只能消極忍耐,而無法積極拒絕對方使用或持有自己個資的… 法律
農會改選幹事,農會可否公開名冊供閱覽? 依《農會選舉罷免辦法》第12條之規定,農會於幹部選舉前,應依會員檔案或名冊製作選舉人名冊,並置於農會及其辦事處、信用分部公開陳列供閱覽七日。因此為個資法之特別… 法律